上海天驥勞務服務有限公司歡迎您!咨詢熱線:021-65193395 021-55670502
聯系方式CONTACT US
上海天驥勞務服務有限公司
021-65193395
postmaster@ahlwpqw.com
上海市楊浦區臨青路188號A12樓3樓
近日沈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于優化新業態靈活用工勞動關系服務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新業態企業的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崗位,可以采用勞務派遣等用工方式。未與新業態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新業態從業人員,新業態企業可以通過勞務外包、加盟協作和其他合作關系等形式。
鼓勵企業之間依法共享用工。原用人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借出員工。原用人單位和借調單位均不得以“共享用工”之名,進行違法勞務派遣,或誘導勞動者注冊為個體工商戶以規避用工責任。
原文如下:
為堅決貫徹中央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有關決策部署,切實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及生產經營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也是順應電子商務、網絡約車、網絡配餐、快遞物流等新業態經濟蓬勃發展的實際需要,保護廣大新業態從業人員和新業態企業雙方的合法權益,促進新業態經濟的健康發展和人力資源的高效配置,現就優化新業態靈活用工服務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促進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服務理念,充分發揮新業態經濟的重要作用,為廣大從業人員和新業態企業提供更加廣闊的就業創業和創新發展空間,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包容審慎。充分認識新業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尊重新業態靈活用工的市場規律,對存在的問題要包容,出臺管理政策要穩妥審慎,防止一上來就管死;對潛在風險大、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嚴格監管,努力促進新業態靈活用工和諧穩定。
―一堅持“雙維護”。統籌處理好促進新業態經濟發展和維護新業態從業人員利益兩者之間的關系,既要維護新業態企業依法享有經營管理的自主權,又要維護廣大新業態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堅持分類施策。合理界定新業態靈活用工的不同類型,分類規范引導。對適用現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靈活用工,應當依法予以規范。對難以直接適用現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新業態從業人員,引導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通過與當事人協商簽訂書面協議,明確新業態企業和從業人員以及關聯單位的權利和義務。―堅持協同治理。完善政府有關部門、新業態企業及工會、行業協會等多方參與的協同治理機制,創新治理方式,強化各方責任,強化行業自律,鼓勵社會監督,推動新業態經濟健康發展。
二、采取靈活多樣的用工方式
(三)依法建立靈活多樣的勞動關系。與新業態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新業態從業人員,新業態企業應當與其依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經新業態從業人員同意,在確保合同內容是新業態企業和從業人員雙方的真實意愿,并確保合同內容不被篡改的情況下,可以簽訂電子勞動合同。非新業態經濟的其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也適用此規定。新業態企業的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崗位,可以采用勞務派遣等用工方式。新業態企業根據實際情況依法使用非全日制用工的,可以與從業人員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或者訂立口頭協議;新業態從業人員在不影響本企業工作任務完成且原單位未限制的情況下,可以與其他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四)依法使用多樣化的用工方式。未與新業態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新業態從業人員,新業態企業可以通過勞務外包、加盟協作和其他合作關系等形式,與新業態從業人員簽訂民事協議,合理確定企業、從業人員、合作單位的權利和義務。
(五)鼓勵企業之間依法共享用工。鼓勵有富余員工和有緊缺用工需求的企業之間進行用工余缺調劑,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肮蚕碛霉ぁ辈桓淖冊萌藛挝缓蛣趧诱咧g的勞動關系,原用人單位應保障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社會保險等權益,并督促借調企業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合理安排勞動者工作時間和工作任務,保障勞動者身心健康。合作企業之間可通過簽訂民事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原用人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借出員工。原用人單位和借調單位均不得以“共享用工”之名,進行違法勞務派遣,或誘導勞動者注冊為個體工商戶以規避用工責任。引進社會力量依法搭建共享用工信息對接平臺,搞好對接服務。
三、深化特殊工時制度改革
(六)有效保障新業態從業人員休息權。新業態企業和新業態從業人員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相關協議中明確具體休息休假或者經濟補償辦法,經當地人社部門批準后,可以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實行特殊工時制度。業務飽滿時,在保障新業態從業人員人身健康權的前提下, 可以適當延長工作時間;業務清淡時,可以采取集中放假、輪崗輪休、待崗培訓等方式,盡量做到少裁員或者不裁員,促進就業穩定。
(七)擴大強化特殊工時審批服務。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審批程序,依照相關程序將特殊工時審批權由市級下放至區、縣(市)人社局,方便企業辦事。
四、建立健全新業態靈活用工的管理制度
(八)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鼓勵新業態企業圍繞勞動報酬、福利待遇、休息休假、考核獎懲、勞動定額、勞動保護等事項,通過開展民主、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或者通過依法制定規章制度明確新業態企業和從業人員雙方的權利義務。推行新業態企業“承諾+信用”管理模式。依托新業態企業所建平臺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關聯單位,應當依法承擔本單位員工工資支付主體責任。關聯單位與員工按時確認工資金額后,可委托新業態企業所建平臺發放工資。關聯單位發生違法拖欠工資行為的,其不良行為記錄同步納入信用管理。新業態企業應當協助關聯單位加強靈活用工管理,并按規定向人社部門提供關聯單位的基本信息。精簡靈活用工備案相關手續。
(九)充分發揮工會、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以新業態中小企業為重點,大力開展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協商活動,著重就行業計件工資單價、勞動定額標準等內容開展集體協商。推動行業協會制定行業用工規范和勞動標準,通過行業自律來規范新業態企業靈活用工。
五、預防和妥善處理新業態領域勞動糾紛
(十)創新勞動保障監管方式。各級人社部門要針對新業態企業靈活用工特點,指導規范企業依法用工,分類量身定制監管規則和標準,健全勞動保障信用評價、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推進“互聯網+監管”,協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加強對新業態企業用工違法行為的聯合預警防控,落實監管責任,維護新業態從業人員合法權益。
(十一)妥善處理勞動爭議。各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機構、鄉鎮(街道)調解組織要依法受理解決勞動糾紛,為新業態從業人員提供權益保護的法律途徑,切實保護新業態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整合勞動監察、調解、仲裁力量,探索建立“一窗受理”模式,按照協商調解優先、依法分類處理的原則,為新業態從業人員提供最快捷、最能體現“最多跑一次”理念的維權機制。
(十二)加強社會矛盾多元化解機制建設。要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積極作用,推動成立多種形式的新業態企業和從業人員工會組織,探索建立“互聯網+法律”職工服務新模式。對未建立勞動關系的企業和從業人員之間發生的矛盾糾紛,要引導當事人雙方盡量通過人民調解組織、工會組織和行業協會等調解方式解決糾紛,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六、認真做好組織實施工作
(十三)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各級人社部門要會同工會、企業聯合會、工商聯以及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新業態企業和從業人員的勞動法律法規宣傳和教育,將勞動法律法規作為就業創業培訓的重要內容,并充分運用新媒體等手段,增強各方法治意識,提高企業依法用工和新業態從業人員依法維權的能力。強化新業態企業和從業人員利益共同體理念,健全共建共享機制。大力宣傳新業態領域共建共享的先進典型,形成正確輿論導向,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十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工作。各區、縣(市)要根據本意見,結合當地實際研究制定相應的實施辦法,并認真抓好落實。同時,要密切關注新業態靈活用工的動態情況,及時將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反饋市局。
本意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沈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0年3月23
上一頁:勞務派遣和勞務外包究竟有什么不同